目前,我國桃樹在果樹栽培中占較重要地位。生產過程中由于栽植、管理等措施不得當,出現了結果晚、品質差、賣果難現象。筆者針對這一課題,經過多年實踐,探索出了一套桃樹栽植早果措施。總結如下。
1、栽植。桃樹栽植應避開重茬桃園,建在地勢較高、土壤透氣**好的地塊上。密度可根據經營方式自行選擇(開心形畝80株以下,小冠疏層形****字形80-110株/畝,溫室或大棚畝200株以上)。桃雖自花結實、異花授粉更能顯著提高產量,故生產中一般要配一定量的授粉樹,比例40:1或更多亦可。
2、施肥。挖溝或穴施底肥,一般畝施有機肥3000-5000千克,磷肥50千克。和土混勻,栽植定干,噴石硫合劑,澆足定植水。然后覆蓋地膜。減少土壤水份蒸發(fā)(追施時可破膜)。定植后,當新梢長到100厘米以上時,開始追肥(尿素),每株1-15克為宜,半月1次,促進快速健壯生長;據報道,花芽分化前施氮與磷肥有利于花芽分化;6月下旬至7月上旬,葉面噴施0.3%尿素能促進花芽分化;硬核期開始后,葉面噴施0.5%的磷酸二氫鉀可使桃果實含糖量增高,風味濃,色澤鮮艷,提高果品質量。
3、灌、排水。桃樹雖耐旱,但自萌芽到果實成熟,需充足的水分。灌水一般在萌芽前,開花后和硬核開始期。秋季一般不灌水,冬初灌水1次。
4、保葉增光。主要是生長季節(jié)防治蚜蟲、細菌性穿孔病、紅蜘蛛等病蟲害。藥物選擇毗林、中生菌素和田螨嗪效果較好。噴藥時加0.3%光合微肥,保證葉片完好,旺盛生長。
5、摘心增枝。整枝時,有空間的新梢長到25厘米時摘心,主梢長到60厘米時再摘心,促發(fā)二次枝、三次枝。及時抹掉、疏除過密枝、芽。